恭喜楊允中獲國小四年級組非音樂班第一名
楊順志獲國小六年級組非音樂班第一名
曾翔群或國中一年級組非音樂班第一名
不定期會帶學生參加比賽
一面透過在陌生觀眾面前演出,接受評比,透過不同的評審眼光來檢視自己努力的成果,一方面也知道自己在只有一次機會的演出情況之中,會面臨哪些心理生理的反應,這些反應會如何影響演出,更進一步地,學習如何和這些心理、生理反應和平共處,甚至漸漸能夠控制。
在參賽的學生中,也不總是能都拿到最好的成績,
不過在賽前就會和學生和家長溝通好我希望的參賽態度
只要表現出自己的最佳狀況就算100分~
拿到名次算是錦上添花,沒有拿到名次也無所謂
簡單說,算是課外教學吧!
從參賽過程中又證實一些我的想法
想要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在後台等待出場時,自然會聽到前一位參賽者的演奏,
「哇~~真厲害,怎麼拉那麼難的曲子!」
我心想,可是聽不出音樂的表現
像是小孩子唱「不了情」一般。
可是技巧確實不俗~
於是很想知道這一次裁判們的口味如何~~
上了台,抽空瞄了一下裁判群,看起來年齡都蠻輕的,研究生或剛畢業的年紀
成績一組一組地公布了,
很興奮我的學生拿到三個冠軍
不過我更想看評語
一看,果然五位裁判的著眼點都差不多
「音樂性佳;台風穩健;運弓或按弦紮實等等」
不然就是
「太過緊張;音準要注意;請更放鬆等等」
經過這次參賽
我又更確定自己的教學方向
「技巧的鍛鍊是為了表現音樂,表現音樂是為了在生命中添加感動的美好」
而以上都要以「努力」來做為引信
而我就是協助與陪伴學生安然度過努力的過程中一關一關地「瞭解自我、然後超越自我」的那個人。
想想在好幾位學生身上做印證,此言一點不虛!
有本來茫茫然,眼神空洞、到清楚知道每個音樂效果的目的而並且做得很好的、
有拉琴十分鐘內會有3次以上走神,身心完全分離,現在神采放光的、
有的說是很喜歡小提琴,在家練琴卻因為認為家裡沒人比自己懂,而敷衍亂練,虛度光陰,現在突然懂得為自己練琴並進步神速的、
以上每個狀況都花了我很大的心力與時間,溝通引導….辛苦,但很值得。
我認為,任何一門技藝或技術到底都是要面對自己,和自己對話,
承認自己的不足、劣根性、與自我期待的落差、要不要繼續下去、或往下繼續走的方向與定位等等。
足以花上大半輩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