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34  新聞報導:


 推甄可加分 音樂賽人數暴增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升學時還有加分機會!受大專校院及高中職推甄效應影響,今年參加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的隊伍和人數暴增,讓主辦單位安排賽程和場地傷透腦筋。


 全國學生音樂賽 2千人參賽


96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登場,比賽進行到3月中旬,今年參賽隊伍及人數比90學年度開辦時暴增一倍,個人賽參加人數更創歷年新高、達1928人,而90學年度開辦時只有935人參賽。


主辦單位教育廣播電台表示,參賽人數激增,是受大學及高中職推甄效應影響。例如,今年北一女申請入學,全國音樂賽個人比賽成績最多可加到10分,讓有遠見的家長從孩子讀小學就鼓勵參賽累積實力。


基北區高中職申請入學時,不少明星高中和公立高中都採計全國性音樂賽成績,而且加分條件十分優渥。北一女在加分條件音樂類別中,列出直笛、長笛、雙簧管、低音號、法國號、小號、長號、鋼琴、豎琴、小中大提琴等管弦樂器,以及中胡、高胡、南胡、嗩吶、柳葉琴、阮咸、箏等國樂器,在全國性競賽個人組獲獎者,最高可以加到10分。


另外,和平高中、南湖高中、大安高工等校,最多可加20分,市立復興高中更大手筆加到100分。考生經過加分,可從私立學校晉升公立學校,社區高中挺進明星高中。


 基測考242 加到總分超過300


在基測總分300分時代,曾有考生基測只考242分,但靠多次參加全國音樂賽的成績,加分加到總分超過300分,申請上和平高中。而和平高中當年度登記分發最低分是254分,讓基測成績比他好的同學眼紅不已。



 


 


以上是自網路轉載的新聞節錄,在教育部辦的比賽中得獎直接有利於升學,


這件事或許增加了音 樂 老師的工作機會,但是我擔心,在這功利導向的學習動機背後,會對孩子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產生怎樣的影響?孩子會不會容易在學習的過程中只看到比賽分數而忘了音樂有多美?會不會只記得成功的榮耀而忽略了過程中的點滴?以上還是針對成功的孩子所問,失敗的呢?


 


每件事都有一體兩面,老師、家長所抱持的觀念影響孩子甚鉅~~


 


我的一個學生,課堂上表現出的多是怯生生樣子,據媽媽說,跟前一位老師學時,


動輒挨罵,每堂課幾乎都會哭,比賽前密集練習,當要拿奧運金牌一樣訓練!


比完之後(忘了有沒有名次),一聽到比賽,不論孩子或是媽媽都立刻浮現恐怖的感覺!


 


我立刻跟他們溝通,成績無所謂,只要上台表現出自己最好的樣子就算一百分~


如此壓力馬上小了許多,重點是:如此在比賽時反倒才能從容自然表現出平日的練習水準!比完之後我也能直接和學生討論裁判給的評語表,此時學生不會陷在剛剛在台上的失誤中而聽不進我的建議。


 


果然,好處多多,我在參賽的學生們的眼神中看到的是自我挑戰的專注,賽後討論時學生的表情分兩種:得名的學生臉上一派輕鬆,充滿喜悅。沒得名的學生臉上雖然不免遺憾,但焦點仍會集中在如何改進上, 家長和 老師絲毫沒有責備與算帳!如此,我才認為這樣算是讓參賽的學生走上我希望的學習道路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涂智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