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弓的源流與變革-涂智奎


 


         小提琴弓在小提琴演奏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舉凡音量的變化、聲音的長短、音色的轉變,都完全掌握在琴弓的運用上。音樂學家發現最早的小提琴出現在十六世紀初期[1],在小提琴出現之前,歐洲有幾種和小提琴的外型、演奏姿勢都很相近的樂器,據推論為「真正」小提琴的前身[2],分別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小提琴(fiddle(Fig.1-1)、高音里拉琴(lira di braccio(Fig.1-2)、以及雷貝克琴(rebec(Fig.1-3)。而這三種樂器所使用的琴弓和最初的小提琴弓在性能、外型上大同小異,都和射箭弓的形狀相似。隨著時代的演進,對於音量的增加以及弓毛貼弦能力的要求也日漸加深,於是製弓者也對此做了些改進,而在不同地方音樂功能的差異,也對琴弓的樣式有直接的影響,學者們對於十六世紀初以來的繪畫、雕刻、以及文獻中所遺留的小提琴弓的線索中發現,各地琴弓的尺寸樣式並未統一,一直到1780年左右法國琴弓製作家富蘭索瓦‧圖爾特(François Tourte1747–1835)將琴弓的性能大幅提昇之後,琴弓的尺寸及製作方法才大致定型,對於現代小提琴演奏技巧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所以,接下來對於琴弓的演變將分成1520年到1780年左右圖爾特改良琴弓之前和改良之後兩部份來說明。


 


 
















Fig.1-1



Fig.1-2



Fig.1-3









文藝復興時期的小提琴(fiddle



高音里拉琴(lira di braccio



雷貝克琴(rebec



 


 


第一節   圖爾特改良之前


 


十六世紀初到十七世紀初的琴弓從更早的弓接近射箭用弓的外型(Fig. 1-1-1 ),弓桿弧度頗大,漸漸演進為較小的弧度(Fig.1-1),如此較有利於發音。此時期的弓毛帶直接綁或卡在弓桿兩端,弓毛帶較現代弓窄,弓毛數也較現代弓少,約西元1600年之後弓根出現一突出的號角形木塊(Fig.1-1-2)將弓毛帶與弓桿分開,於是弓根開始有較強的貼弦能力(較更早的弓而言),1650年後明顯的弓頭出現較頻繁-分為矛頭(Fig.1-1-3)與天鵝喙(Fig.1-1-4)兩種,將弓毛稍稍與弓尖分開,使弓尖部分變得也適合拉奏。如此一直到十七世紀末,除了長短輕重在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增減之外,樣式上大致不脫這兩種。


 













Fig. 1-1-1



Fig. 1-1-2







更早期的琴弓



號角形弓根



 













 Fig. 1-1-3



Fig. 1-1-4







矛頭型弓尖



天鵝喙型弓尖



 


十八世紀初,隨著製琴家史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 c.16441737)高超的製琴工藝,將提琴的音量、音質以及細部裝飾都大幅提昇、對於琴弓的要求相對的提高。同時,在義大利的柯瑞里(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韋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德奧地區的畢伯(Heinrich Ignaz Franz von Biber 16441704)、華爾特(Johann Jakob Walther 16501717)等都以獨奏家的身份大大提升小提琴演奏技巧,其演奏上技巧及風格的需要也間接促成琴弓的提昇,義大利式的弓較長,弓桿較直,適合演奏奏鳴曲、協奏曲。德奧式的弓則受義大利影響較深,長度和義大利式琴弓相當,但是因為德奧音樂家在意大利、法國的影響之外,在音樂中揉合了織體較緊密的對位寫法,更多多聲部的演奏,弓桿則向外彎曲,較適合三聲部及和弦的維持。而法國地區則因為以舞曲為主要音樂形式,所以琴弓較短、較輕、弓桿平直,適合演奏舞曲強烈的節奏。但是1720年之後,受義大利奏鳴曲的影響,法國提琴家也使用義式的小提琴弓[3]


值得一提的一把弓:現存於西班牙的一隻出自於史特拉底瓦里工作室(是否出自他本人則無從查證)的小提琴弓,製作時間約為1700年,以亞馬遜河流域的佩爾南布科(Pernambuco)木料製作(早了圖爾特許多年),以象牙做的迷你彈撥樂器(Pandurina)做弓根,配上同樣象牙雕成的弓根螺旋裝置旋扭(現存最早的弓根螺旋裝置發現在一把弓根標有1694年份的弓上)[4],弓尖為矛形頭,弓桿幾乎是直的。據Boyden書中所述:『用這把弓演奏快速段落,不只是「老」的音樂,即使是ViottiBeethovenMendelssohn的曲子,也會比用真正的Tourte弓容易』;「而且演奏spiccato時,弓不用彈起而能奏出極清澈乾淨的聲音,對小提琴大師而言,用以演奏flying-staccato一點都不困難。(Fig. 1-1-4)」[5]。以上同時也說明了較直弓桿的演奏特性。不過,一般來說,1700年以後到圖爾特之前的弓只有最好的弓會以佩爾南布科木料製作,所以大多數琴弓仍沿用以往常用的蛇木(Snake-wood)製作。











Fig. 1-1-4





史特拉底瓦里弓與圖爾特弓



1750年之前,弓桿就出現些微向弓毛彎曲的傾向,1750之後到1780年左右圖爾特創新製弓形制之前,這種傾向越來越明顯,,弓桿內凹意味著弓尖弓頭處要和弓毛分的更開才能提供這樣的條件,於是更高的弓頭型態也出現:一是斧頭型的弓頭(hatchet head (Fig. 1-1-5 )),二是戰斧形弓頭(battle axe (Fig.1-1-6),此時為巴羅克小提琴弓和現代小提琴弓之間發展的「過渡期(Transitional period)」。可是究竟是向弓毛彎曲的弓桿先出現還是兩種斧形弓頭先出現,並沒有定論[6]


 













Fig. 1-1-5



Fig. 1-1-6







斧頭型的弓頭(hatchet head



戰斧形弓頭(battle axe



 


 


第二節   圖爾特改良之後


 


        優秀的演奏家、作曲家與樂器製造家通常會互相影響,隨著提琴製作(史特拉底瓦里、瓜奈里家族Guanerius)與演奏技術的高度發展(小提琴家韋奧第Giovanni Battista Viotti 1755-1824與克拉默Wilhelm Cramer1745-1799),琴弓的製造免不了會受到些影響,法國的圖爾特家族:père(父親)1764年卒、l’aîné(兄)1746-17081718、以及最著名的François Tourte1747–1835,英國的John Dodd1752-1839),都不約而同的對於提升琴弓的性能作了一些貢獻,而其中最具代表性且影響最為深遠的非François Tourte屬。以下是圖爾特規格的整理表[7]





































1.長度



7475公分(演奏弓毛長度約65公分


[將長度標準化,較巴羅克弓72公分以內為長]



2.重量



56公克,[較巴羅克弓3756克 為]



3.平衡點



距弓根19-20公分 [弓尖頭增重、平衡點向弓尖移動,較巴羅克弓更靠弓中心]



4.材質



巴西木材-Pernambuco[巴羅克弓多用蛇木等等,極少使用Pernambuco]



5.弓桿形狀



弓桿為圓形或八角形,並且朝弓尖逐漸變細 [巴羅克弓多為圓柱體,有些弓桿刻有溝槽以減輕重量]



6.弓桿彎曲方式



[往弓毛方向] 向內凹,使用加熱彎曲的方式,[弓桿改良以前的彎度以削製而成]



7.弓毛



白色馬 [] 毛,弓毛寬度約1公分,弓毛約有150-200


[巴羅克弓在8釐米以內]



8.套圈(ferrule)和木塞(wooden wedge



Fétis所說,在Viotti建議之下,Tourte使用這個裝置來平整弓毛,材質最先用錫,後來用銀製,並且用木塞來防止弓毛滑動;討圈雖為François Tourte使用,卻為Tourte


Père的發明。



9. [弓根蓋片] Slide



使用貝殼片(”mother-of-pearl slide”)來隱藏 [並裝飾] 弓毛嵌入處



10. []



因為弓桿為向 [弓毛] 內凹的形式,為避免弓毛和弓桿的接觸,選擇斧頭(hatchet)形式的弓 [] 頭製作,有象牙薄片 [或金、銀製的蓋片] 貼在上面;這種型式的弓 [] 頭較矛頭(pike’s head)或天鵝喙(swan-bill)的弓 [] 頭,或是過渡時期的弓 [] 頭都來的重。



11.弓根



在平衡上為了因應弓 [] 頭重量的增加,弓根除了金屬套圈的重量外,加上了弓眼(eye)、背板(heel-plate[弓根滑塊底部到後端金屬板] 和旋鈕(screw button)來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



 













Fig. 1-2-1



 







Tourte bow tip



Tourte bow frog



 


   


        圖爾特做了這些改良之後,琴弓變的更容易演奏需要持續力度的旋律線條,因為弓桿木材纖維彎曲造成的回彈力量,增加了整支弓毛帶的張力,相較於以往較平直或向外彎曲的弓桿,中弓處張力的提升尤其明顯。於是換弓較以往圓滑,並且不論在弓的任何部位都能加入較大的力度,弓根的發音(attack),中弓的分弓奏(détaché)、斷奏(Staccato)、各種跳弓(flying staccatospiccattosautilléricochet)的細微反應能力都隨之加強。弓尖也因而產生出的新弓法:搥音(martelé)。於是,演奏能力的提升以及精細美觀的工藝水準使得圖爾特的弓直至今日仍被當作無法超越的典範,如同提琴製造家史特拉底瓦里一般,所以接下來在本文之中所提及「圖爾特之後的弓」就以「現代弓」來表示






[1] Boyden, David D. (1990).  The History of Violin Playing from its Origins to 1761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Violin Music.  Oxford : Clarenden Press.  p.7


 




[2] 同上註, p.8




[3] 同上註,p.325




[4] 同上註,p.209




[5] 同上註,pp.207-208




[6] 同上註, p.326




[7] 陳怡如(2001)。《十八世紀中到十九世紀初staccato定義與小提琴演奏方式的演變》。台北市:東吳大學。頁15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涂智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