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韓德爾 (1685—1759 ) A大調小提琴與數字低音的奏鳴曲,作品一第十四號


Sonata for violin and Basso continuo in A major Op.1 No.14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


 


        西元1685年,韓德爾誕生於德國,除了早年在德國本地所受的音樂教育之外,韓德爾也在義大利待過幾年,並且認識了柯賴里及史卡拉第,也因此在創作上受到一些影響。而後在英國也以著名的作品「皇家煙火」以及「水上音樂」和使他備受崇敬的神劇「彌賽亞」將他的地位推到最高峰。這一首奏鳴曲即以由柯賴里定型之教會奏鳴曲寫成(樂章速度為慢快),完成時間約在1712—1720年代中期,第一樂章中的裝飾音已經照韓德爾自己的意思寫出來,所以在旋律中可以聽到裝飾音所產生的細碎捲曲線條,如同同時期的建築雕刻裝飾一般。第二樂章則分成兩部分,一為主調二為屬調,雖然在小提琴部分出現一些雙音,但是不以對位技巧為主要技法,而以旋律的歌唱性見長。第三樂章並不以裝飾音寫定,留了許多空間給演奏者來發揮。第四樂章以輕快的三拍韻律作結尾,中間一樣以裝飾音風格作了音樂豐富性的擴展,聽起來富麗輝煌,有宮廷的華貴之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涂智奎 的頭像
    涂智奎

    涂智奎的音樂王國

    涂智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