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可萊 (1697—1764 ) G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二第十二號
Sonate en Sol mineur Op.2 No.12
Jean-Marie Leclair l’aine (1697—1764 )
雷可萊的在作曲上的成就在於將柯瑞里式的風格融入法國的品味之中,具體來說,在他的旋律之中,融合了盧利(Lully)式的舞曲detache(音跟音之間斷開)風格以及義大利小提琴家抒情的的演奏風格於無形之間,並且將適當地裝飾音完全寫出來。於是,若是將其中羅可可(Rococo)式的裝飾音拿掉,便不難發現旋律中近似柯瑞里以及盧利的部分。此外,偶爾可以發現以豪放的弓法演奏強烈的同音異名轉調以及充滿張力的半音階進行,可聽到他和聲效果的多變與鮮明。
技巧上,雷可萊本人就以燦爛的技巧著稱,諸如高把位,雙弦、三弦、四弦奏,左手顫音(Tremolo),連弓段奏、快速跨弦以及多變精細的音樂處理,目前已知的是,他習慣將裝飾音清楚寫出,而且其中有些要求使用「不均等的演奏」(notes inégales)。
除了法國本地之外,他也遊歷義大利時吸取了創作的養分。在著名長笛家、理論家Quantz於1726年在義大利寫的日記當中記載:雷可萊正向索米斯(Somis,柯瑞里的學生)學習。此外,他也在卡瑟(Kassel)宮廷和另一位可能是柯瑞里學生的洛卡泰利(Locatelli)一起演奏。在音樂上他可說是遵循著法國的傳統,但是在大部分的技巧上,甚至他所使用較一般弓更長的塔替尼弓(Tartini Bow),都是源自於義大利的影響。
這一首奏鳴曲出自1728年於巴黎出版的「第二套寫給小提琴或長笛和數字低音的奏鳴曲集」之中。第一樂章Adagio,以豐富的和聲色彩以及裝飾音作為特色,音樂上需要細緻的音色變化,演奏起來頗具難度。
第二樂章Allegro ma non troppo在主題動機上和巴赫的第一號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的複格樂章有些神似,較特殊的地方是樂章的尾段,以義大利式的雙音及快速琶音裝飾段落做結束,演奏效果非常好。
第三樂章則是以優雅的旋律加上零星散落的裝飾音,舒緩第二樂章營造的張力。接下來Altro將第二樂章的G小調轉成G大調以同樣的3/4拍做增加的段落,也將單旋律改換成三度間隔的複旋律,裝飾音的密集度也增加不少,應是做為第四樂章的銜接。
第四樂章同樣是Allegro,2/4拍,以切分節奏為主,以不同符值做變化,在樂念的掌握上有相當的挑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