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藝文情報
柯瑞里 (1653—1713) D大調小提琴與數字低音的奏鳴曲,作品五第一號
Sonata for violin and Basso continuo in D major Op.5 No.1
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
身兼作曲家、小提琴演奏以家及教師等多重身份的柯瑞里,出生於義大利的波隆納也在此受教育,但是大半生都在羅馬度過,然而,他卻時時以身為波隆納人為傲,在樂譜的標題頁上自稱「波隆納人」。
他對後世的影響頗深,除了多首廣受喜愛的為兩把小提琴及數字低音樂器寫作的「三重奏鳴曲」作品1—4,以及為小提琴及數字低音所寫的「奏鳴曲」作品5在樂章形式以及音樂結構上對後世的影響之外,他也創立了第一所小提琴演奏學校,教出許多著名的小提琴家,如:傑米尼亞尼(Francesco Geminiani,1687—1762 )、索米斯(Giovanni Battista Somis,1686—1763)、可能還有洛卡泰利(Pietro Locatelli)和韋拉奇尼(Francesco Maria Veracini),受教的外國小提家遍布西班牙、法國、德國、英國等地。
這首選自作品5第一首的D大調奏鳴曲共分五個樂章,在慢板的第一、四樂章中所採用的裝飾音極可能為柯瑞里本人所寫,可以讓人聽出他的華麗品味,是巴羅克時期小提琴音樂裝飾段落的極佳教材;第二樂章4/4拍,以複格手法寫作,結合了旋律性以及結構性於一體,結尾處以一段裝飾奏華麗地結尾;第四樂章Allegro,4/4拍,整個樂章都以十六分音符以作第和聲二樂章和聲的變奏。此外,在第五樂章中,以6/8拍將第二樂章複格主題加以變奏,還不時在終止式前以Hemiola(在三拍韻律中以兩拍韻律交錯之,或反之亦同)做減速處理,整體聽覺上非常豐富,是非常讓人喜愛的作品。
涂智奎的音樂王國
涂智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