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維瓦爾第(韋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F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Ⅷ No. 3「秋」第一樂章風格的探討---涂智奎


 


壹、前言


 


    在巴羅克時期(Baroque)之中出現了許多開創新局的作曲家,也有許多將前人的心血發揚光大的音樂家,維瓦爾第便是在協奏曲中承先啟後的人物。德國作曲家巴赫(J. S. Bach 16851750)為了學習義大利式協奏曲寫作技法還曾改寫多首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至管風琴或大鍵琴上作為練習[1]。要探討他的協奏曲,先要將這個時代的美學觀念、作曲手法、以及時代背景稍作介紹之後,才比較容易說明。


 


貳、時代風格簡介


 


巴羅克時代約起迄於西元15801750年左右[2],因為在一百七十年左右的時間之中,產生了許多巨大的變化,使得此時期的音樂在當時聽起來頗不易接受,而Baroque這個字出於葡萄牙文中的barroco,指的是形狀不規則的珍珠[3]於是法國哲學家Noel-Atoine Pluche1746年使用了Baroque這個字來形容這種風格的義大利音樂為粗魯以及突兀而對比出法國音樂的優雅[4]。這原帶有貶意的用法後來已單純表示音樂的時期以及風格。


在巴羅克初期,以人文學家巴爾第(Giovanni Bardi 15341612)為首的幾位學者提出以古希臘戲劇中的單音音樂(Monophony)為理想典型[5],由著重音樂本身轉變為著重歌詞表現。而為了要能貼切地表達詞義,避免多聲部混淆了歌詞情境,音樂家創作的方向遂由複音音樂(Polyphony)演變成為主音化的單音音樂(Monody),因此產生了宣敘調(Recitative),因簡化了伴奏,而數字低音伴奏型態應運而生。


主音化音樂增多了獨唱、獨奏家獨自炫技的機會導致獨奏家的興起,樂器發展日漸成熟及演奏技巧的進步也是獨奏家產生的重要原因,其中又以弦樂器最為明顯。於此,器樂曲逐漸發展出奏鳴曲(Sonata)、協奏曲(Concerto)、大協奏曲(Grand Concerto)、交響曲(Sinfonia[和古典時期交響曲不同,是為了和大協奏曲作區別,單純指器樂合奏曲而言][6] 等等新曲種。


由於作曲家有許多和文字合作的機會,自然在音樂段落形式上和文字有所配合。裴里(Jacopo Peri 15611633)也許是受到詩人Ottavio Rinuccini 15621621的啟發而寫出疊句(Ritonello)的音樂形式[7],這對於本文要探討到的維瓦爾第的作品有直接的影響。


此外,Giovanni Gabrieli ( c. 15561612 )在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San Marco)寫作並演出複合唱曲,兩個不同人數的合唱團以及器樂合奏從不同地方演唱、演奏所產生的不同音量、不同音色的效果,產生了明顯的大小聲變化,不知是受了啟發還是有意如此,作曲家開始在譜上指示大聲(f)和小聲(p[8],因此造成此時期音樂的階梯式音量變化的特徵。


創作技巧方面,模進、音符增值減值、單拍複拍交錯、二對三式的重音處理、華彩段落、各種裝飾音、半音和聲進行、規避終止等等。新穎的聲響造成當代人不易接受的印象。


 


參、創作背景


 


    自十三世紀末義大利商人波羅家族(The Polos Family)東遊中國,而其中最為著名的馬可波羅(Marco polo 12541324)寫下了記載中國元朝社會富庶景象以及旅途中所見所聞的「馬可波羅遊記」(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以後,義大利便開始了和東方的貿易。其中以香料、絲綢、寶石等,體積小而價值高的商品使得以威尼斯(Venezia)為主的北義大利成為商業興盛、富足繁榮的地方。而雖然後來在十五世紀末葡萄牙(Portugal)艦隊發現到達東方的新航道,使威尼斯的商業地位大為下滑,但兩百年左右的貿易已打下了威尼斯富足的經濟基礎[9]維瓦爾第便是在這富饒且多音樂活動的城市誕生。父親Giovanni Battista Vivaldi (1655–1736)也是一位音樂家,受雇在聖馬可大教堂演奏小提琴,Antonio他的長子,自小受洗並成為神職人員,同時也希望他成為音樂家。1703年,二十五歲時,他得到第一個正式的工作職位,成為專門收容照顧孤兒的皮埃塔寄宿學校(Saminario Musicale dell’Ospedale della Pietà的小提琴教師、音樂總監以及作曲家。挑選有音樂天賦的女孩們予以培養,並讓她們以音樂會做服侍。1718年帶著他的新作開始旅行,1725在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出版了獻給他的贊助者遠親Count Wenzel von Morzin「四季」小提琴協奏曲[10]


 


 


肆、樂曲探討


 


一、巴羅克時期Concerto的意義


    Concerto在巴羅克時期最早的意思僅僅是不同聲部的人聲或器樂的合奏曲[11]後來出現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指的是有一群不同聲部的獨奏樂器群(Concertino)和一合奏樂器群的合奏(Ripieno)。若單指Concerto的話,應該只是Solo Concerto的意思(一獨奏樂器和弦樂團加上數字低音)。我們所要探討的作品就是屬於這一類。


   


二、關於標題音樂(Programme Music


    標題音樂這個詞是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發明了交響詩(Symphonic poem)時所提及,他為標題音樂下的定義是「器樂曲的開場白」[12]。然而早在1700年左右就有音樂家在作品之前下了標題,維瓦爾第在每一個季節的協奏曲中的每一個樂章都有簡短的詩句表示所描寫的意象,所以「四季」小提琴協奏曲也可以算的上是標題音樂的先驅之一了。


 


 


三、編制的運用


一支獨奏小提琴、和一、二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以及數字低音(大鍵琴和管風琴皆可)。


從樂譜之中可以看的出來,真正扮演重要角色的聲部只有獨奏聲部以及數字低音而已,第一、二部小提琴大多數時間是重複獨奏小提琴的旋律與節奏,不然偶爾擔任少數Ripieno工作,比較特別的是第41小節到第53小節中間和中低音聲部有同樣十六分音符音型連接的地方,以及第89小節到第105小節處,只有第一、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幫著獨奏小提琴做弱音的和聲襯底。


中提琴則乏善可陳,明顯只是中聲部的填充。


低音提琴也多是強化數字低音中大提琴的部分,遇到需要低音和獨奏小提琴對話時則只有大提琴獨奏出現。


鍵盤數字低音部分,只有在第89小節到第105小節處缺席,避免厚重的音響,其他地方則全程扮演支撐獨奏小提琴的重要角色。


第一樂章之中的開頭與結尾和其他幾個齊奏部分之外,比較特殊的部分是,第14到第27小節處,獨奏小提琴以雙音演奏兩個聲部,加上演奏數字低音的鍵盤與大提琴,可以說是用上了(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的形式。另外,第32小節到第38小節、第70到第77小節處,是由獨奏小提琴,加上演奏數字低音的鍵盤與大提琴,則是二重奏鳴曲(Duo Sonata)的形式。


 


四、曲式


    由樂譜上可看到音樂的寫法是以一段齊奏一段獨奏加上數字低音,再由齊奏獨奏交替出現,而齊奏所用的素材又大多相似,可以看出是使用Ritornello Form寫成。


 


 


五、力度


    曲中維瓦爾第標明了強弱記號,大部分是作為相同樂句重複的回音處理,前一句是f,後一句是p。要特別小聲的段落標明了pp(第97小節)。較特別的是第94小節,標明了piu p,音量的標示更加的細膩。


 


六、速度


    三個樂章分別受到了Giuseppe Torelli (16581709)的影響,分別為快—慢—快[13]AllegroAgagio moltoAllegro,而這樣的速度形式也成為古典時期奏鳴曲、交響曲、協奏曲的模式。第一樂章中間第89小節處出現了Larghetto,而第106小節處也出現了Allegro assai的速度變化。第三樂章是3/8拍,類舞蹈風格,是他晚期作品常用的手法[14]


 


七、和聲結構


和聲在一開始的第140小節當中都維持在一級和弦F上,從第41小節開始和聲變換速度加快,三小節從GFE的大三和弦級進下行後(第4143小節)再以一連串的屬和弦到主和弦的進行建立新調性中心(Tonicization),從第4457小節當中從EADG,第65小節再到d,第7789小節從CF,但隨即轉為f。從第106小節到結尾又轉回F。基本上整個樂章的和聲並沒有太突兀的地方,主要還是運用屬到主的五度進行,關係大小調,以及平行大小調的變換,頻繁的終止式以及短小的樂句預示了前古典時期的優雅風格(Galant Style)。


 


八、獨奏小提琴的特色


    除了Tutti處的齊奏之外,第1427小節的Solo部分另獨奏小提琴以雙音演奏兩個聲部,從第3289小節開始一長串的炫技樂段,其中除了快速音階(第3638、第4143小節)、跨弦大跳奏以音域造成聲部的分別(第737677小節),也有快速的三連音(第3950小節)與震音(第5052小節),也與優雅風格有關。


 


 


 


伍、結論


    正如同前言中所述,維瓦爾第是一位承先啟後的音樂家,尤其是在協奏曲方面,可以說是巴羅克時期的器樂作曲技法的寶庫。而在樂曲形式、風格、樂團運用方面也以超過500首協奏曲[15]的數量做了集大成的工作。對我這個巴羅克音樂愛好者來說,研究維瓦爾第的作品幫助頗多。。




參考書目


 


專書


Donington, Robert (1982).  Baroque Music: Style and Performanc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Macy, L. (2001).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Online ed.  (Accessed 1 Feb. 2004), http://www.grovemusic.com


Palisca, V. Claude (1991).  Baroque Music, 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Talbot, Michael1996。《韋瓦第》(Vivaldi)(BBC音樂導讀,18)(常罡譯)。台北市:世界文物。(原作1979年出版)


王德昭(1991)。《西洋通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楊沛仁(2001)。《音樂史與欣賞》。台北市:美樂。


 


樂譜


Vivaldi, Antonio (1950).  Concerto in Fa Maggiore: per Violino, Archi e Organo ( O Cembalo ) “L’ Autunno” Op. 8 No. 3.  Italy: Edizioni Ricordi.  (Oringinal work published 1725)


 


 


 


 


 


 


附錄


樂譜








[1] Palisca, V. Claude (1991).  Baroque Music, 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P. 173




[2] Palisca, V. Claude (2001).  Baroque- Chronological limits’,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Online ed. L. Macy (Accessed 1 Feb. 2004), http://www.grovemusic.com




[3] Palisca, V. Claude (2001).  Baroque- Etymology and early usage’,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Online ed. L. Macy (Accessed 1 Feb. 2004), http://www.grovemusic.com




[4] Palisca, V. Claude (1991).  Baroque Music, 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P. 2




[5] Palisca, V. Claude (1991).  Baroque Music, 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P. 31




[6] Palisca, V. Claude (1991).  Baroque Music, 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P. 165




[7] Palisca, V. Claude (1991).  Baroque Music, 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P. 36




[8] Thiemel, Matthias (2001).  ‘Dynamics’,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Online ed. L. Macy(Accessed 1 Feb. 2004), http://www.grovemusic.com




[9]王德昭1991。《西洋通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頁473474




[10] Talbot, Michael (2001).  ‘Antonio Vivaldi’,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Online ed. L. Macy (Accessed 1 Feb. 2004), http://www.grovemusic.com


 




[11] Palisca, V. Claude (1991).  Baroque Music, 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P. 66




[12] Scruton, Rogers (2001).  ‘Programme music- History of the concept’,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Online ed. L. Macy (Accessed 1 Feb. 2004), http://www.grovemusic.com


 




[13] Palisca, V. Claude (1991).  Baroque Music, 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P. 166




[14] Palisca, V. Claude (1991).  Baroque Music, 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P. 172




[15] Talbot, Michael (2001).  ‘Antonio Vivaldi- Instrumental music’,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Online ed. L. Macy (Accessed 3 Feb. 2004), http://www.grovemusic.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涂智奎 的頭像
    涂智奎

    涂智奎的音樂王國

    涂智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